山东教育卫视:教育纵深 | 田埂上的课堂

    2023-10-08 11:03:32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          浏览数:0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背靠充满希望的田野,有这样一群研究生,他们走出象牙塔,把课桌搬到了田间地头,在和农民打交道的过程中,播种着希望,也收获着成长。当青春和土地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化学反应,从象牙塔到泥土地,又是一场怎样的“双向奔赴”,一切还要从一群高校师生“自找苦吃”的故事说起。

在农田里找到研究方向

时下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青岛农业大学甘薯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也即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今天,他们来到地里检测红薯的生长情况。

近几年,烤红薯因为香甜的口感成为食客们的“新宠”,也引发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热情,在莱西市,当地大概有四到五万亩的土地种植红薯。青岛农业大学教授隋炯明介绍,由于技术缺乏,当地的甘薯种植面临不少问题,品种退化、优质的脱毒种苗缺乏,生产技术也相对落后,再加上近几年线虫侵染,导致很多地方出现土地绝产问题。
 

 


2022年,山东莱州甘薯科技小院成立,由青岛农业大学的师生们承担甘薯新品种培育和引进、脱毒快繁、生产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等工作,助力甘薯产业的发展。

科技小院,是农业研究生培养探索创新出来的新模式,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目前获得国家支持建设的科技小院在山东有52个,其中,青岛农业大学数量最多,山东莱州甘薯科技小院就是其中之一。

到田野间去培养人才

“大棚里中午的温度最高能达到四十度,刚开始很不适应,身上会长一些湿疹,很痛苦。”

“以前早上起来都要化妆,后来下地实在太累了,到最后大家都不化妆了,坦诚相待了。”

谈及在科技小院的生活,研究生们都有自己的一番感受。放着有空调的教室不坐,投身到农田里,科技小院的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苦”要吃。

马涛和于恺悦就是万千“自找苦吃的年轻人”中的一份子。

虽然学的是农学相关专业,但长期在农村生活,对大多数研究生来说还是头一回。

“你们这些小年轻还能挥得动锄头吗?”马涛回忆,初到科技小院,大家就遭遇了农户们的“信任危机”。看着学生们干农活的样子,农户们的心里也在打鼓,这些学生理论说得头头是道,但没有种田经验真的能行吗?

学生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农户们干什么活自己就同样干什么活,在亲身体验农业艰辛的同时,还坚持入户调研,向农户普及推广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听着农民们的故事,真正了解农村的现状,不仅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所学专业的意义,也拉近了和农户们的距离。

谈及“信任危机”,除了这群青年学生,小院推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起初也遭到了大家的质疑,“李叔的转变”被学生们看作其中的典型案例。大家口中的“李叔”李慎辉2019年从企业下岗后,回家乡创业,从事甘薯种植。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和技术,第一年引进的薯苗就带来线虫侵染,导致土地绝产,后续储存期间又出现烂窖严重等问题,几年来一度血本无归,陷入绝望。

创业失败的李慎辉来到科技小院向师生们求助,隋炯明教授向李慎辉介绍了团队研发的新品种,鼓励他尝试一下。面对科技小院师生们带来的新品种,有过失败种植经历的李慎辉谨慎小心,第一年他并没有选择大面积种植,而是抱着观望的态度。

如何通过农民的信任考验,赢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打通农业技术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也在不断摸索打开局面的方法。隋炯明介绍,每年科技小院都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展示,在村里开展田间试验,带着研究生干,做给老百姓看,通过言传身教,让老百姓真正体验到科技的力量。

 

好的收成最有说服力,师生们的试验田大丰收让科技小院“一战成名”。收获季节,通过对比,科技小院的甘薯不仅产量高,薯形、品质、口感都有了大幅度提升,李慎辉彻底相信了科技小院的实力,还变成了小院种植技术的推广员。

师生们主动选择的“苦”,最终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无数的“甜”。依托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建设,莱州甘薯科技小院选育、收集了国内外优质品种100余份,由小院学生承担脱毒快繁工作,带动当地农户发展了上万亩种植基地,每亩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从“自找苦吃”到尝到收获的“甜头”,研究生们也在“接地气”“沾泥土”中不断提升自我、快速成长。

科技小院赋能乡村振兴

大地不仅收获粮食,也产出学术成果,广阔的田野可以是授业课堂,也可以是干事创业的舞台。当莱州甘薯科技小院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时,山东蒙阴梅花鹿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古往今来,呦呦鹿鸣的吟唱,寄托了人们对禄康同至的美好愿望。“蒙山生态文明实践区—石马湖乡村振兴项目”位于蒙阴县垛庄镇,依托蒙阴城投中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项目引入梅花鹿产业,确定了以鹿全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型切入点,致力于搭建“鹿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基地”。

2020年,农业农村部将梅花鹿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转为特种禽畜,为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未来空间。此前,鹿的养殖多集中在东北地区,山海关以内普遍养殖经验缺乏,在鹿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山东蒙阴梅花鹿科技小院就是要针对鹿生产、饲养以及鹿产品加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科学攻关,以期解决鹿产业发展中的枷锁问题。

万事开头难,面对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问题,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深入到石马湖萌乐世界梅花鹿产业生产一线,开展生产技术研究推广和科普服务工作。

 

梅花鹿浑身是宝,其中最神奇的当属鹿茸的快速再生现象,这种神奇的再生能力,也为延长产业链和功能医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方向。赵海平教授介绍,科技小院希望能在这一领域深耕,开展鹿茸干细胞研究,把鹿产业和鹿产品的功效发挥出来,如果取得突破,对人类医学的发展将是非常大的贡献。

科技创新服务农业发展

对于梅花鹿科技小院的发展,师生们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愿景。除了要带领当地村民实现共同富裕,还要致力于打造优质鹿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基地,组建鹿产品深加工研发平台,以技术引领当地第二产业发展,让科技之花开出科技之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深入梅花鹿养殖探索,充分发挥梅花鹿产业价值,科技小院的师生们在为蒙阴鹿产业提供生产实践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服务乡村振兴探索了更加宽广的路径。两千多年前《诗经》中描写的群鹿欢鸣的场景,也将在两千多年后的沂蒙大地上重现,成为农村美、农民富、产业兴的生动写照。

从舒适美丽的校园到艰苦的“三农”一线,这群90后的青年学子用耳朵倾听农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诠释着新时代农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也谱写着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人才培养的成功篇章。
 

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田义轲说:“青岛农业大学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三农”新路径,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深厚三农情怀的“一懂两爱”高层次人才。下一步,学校将加强顶层设计,持续做好科技小院规划和建设,以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从书卷中抬起头,再俯身到田间劳作中,年轻学子们将科研的舞台搬到田埂上,也让自身的成长扎根在田埂上。根在土地,志在三农,蓬勃的青春力量正在科技小院里拔节生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ekCqYvCNh3zvlyU20GMEg

Baidu
sogou